磨刀溪

磨刀溪(英文名:Modaoxi River),因下游盛产砺石而得名,古称南集渠、于阳溪、新军水,亦称谋道溪,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地处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南部接壤地区,地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州区云阳县和湖北省利川市。东南以七曜山与清江流域分水,西南以武陵山与龙河相邻,西北以方斗山与长江相隔,北邻长江干流。

磨刀溪处于巫山、七曜山强岩溶化峡谷中山区,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磨刀溪发源于重庆市石柱县武陵山北麓的杉树坪,上源油草河流经重庆市石柱县,西北流过万胜坝,转东北右纳双河溪、洋洞沟,曲折北入湖北省利川市后,又于万州区境的石板滩与官渡河汇合,在大滩口右岸纳入罗田河(又称驷步河),至赶场右岸汇入龙驹河后始称磨刀溪。再经长滩、向家嘴至云阳县龙角镇右岸纳入泥溪河后,在新津口注入长江

磨刀溪河长约191千米,流域面积3092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151米,多年平均流量55.8立方米/秒。磨刀溪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6万千瓦,干流规划分16级开发。其中,上游石柱段6级,利川段(以杨东河水库为龙头)3级;中、下游段(以大滩口水库为龙头)7级,电站装机容量共16.4万千瓦。截至2006年底,磨刀溪流域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1座,河口以上33千米河段可通航,建成水电站36座、装机容量共11.02万千瓦。2011年,流域有人口86.66万,地区生产总值259.29亿元。工业以建材、电力、采矿、食品加工为主。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蚕桑等。此外,磨刀溪流域内土特产有石柱莼菜、利川山药等。磨刀溪流域内有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水、龙泉、潭獐峡等风景名胜区,支流建南河下游罗田镇清代普济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命名

磨刀溪因下游盛产砺石而得名;古称南集渠、于阳溪、新军水,亦称谋道溪。

位置境域

磨刀溪属于山区性河流,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地处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南部接壤地区,地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州区云阳县和湖北省利川市。东南以七曜山与清江流域分水,西南以武陵山与龙河相邻,西北以方斗山与长江相隔,北邻长江干流。

水系特征

干流概况

磨刀溪系长江干流上游下段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石柱县武陵山北麓的杉树坪,上源油草河流经重庆市石柱县,西北流过万胜坝,转东北右纳双河溪、洋洞沟,曲折北入湖北省利川市后,又于重庆市万州区境的石板滩与官渡河汇合,在大滩口右岸纳入罗田河(又称驷步河),至赶场右岸汇入龙驹河后始称磨刀溪。再经长滩、向家嘴至云阳县龙角镇右岸纳入泥溪河后,在新津口注入长江。磨刀溪为山区性河流,河谷切割较深,河岸相对高差200-500米之间,河谷断面为“V”型和“U”型,河床滩多流急,河道平均比降5‰。

上游

磨刀溪上游又名建南河。自河源市西北流过万胜坝,有在建万胜坝水库,总库容2815万立方米。转东北流过花果坪,右纳双河溪,左纳洋洞沟。双溪河长24千米,流域面积143平方千米。曲折北流入湖北省利川市境,右纳箭竹溪县。又北流过柏杨渡,左纳太平溪。磨刀溪在湖北省境内河段长约30千米,天然落差331千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48.4兆瓦。规划的3级电站,已建杨东河、佛堂两级,总装机容量7兆瓦。转西流入万州区境,此处有一S河曲,于石板滩左纳发源于黄水镇黄连湾的磨刀溪另一源流官渡河。官渡河河长55千米,流域面积3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4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15兆瓦。磨刀溪上游,河谷深切,断面多为“V”和“U”型,滩多流急。其中石柱店子坪至万州石板滩河段,长41千米,平均坡降12.3‰。两岸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澈。1941年在利川市谋道镇,发现地质年代为第三纪时期的孑遗植物。1948年正式定名为水杉,为我国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树种。谋道镇街头一棵水杉, 高达35m、胸径2.5m,树龄400余年,建档编号为一号水杉。

中游

中游过石板滩于大滩口右纳罗田河,河长35千米,流域面积221平方千米。2005年在小溪坝动工兴建大滩口中型水库,总库容6867万立方米,装机容量15兆瓦。北过渡河,有鱼背山电站,装机容量17兆瓦,总库容8605万立方米。过谷雨乡转东偏北流市,至赶场右纳龙驹河,河长33千米,流域面积419平方千米。中游河道,滩多流急,平均坡降约6.5‰。    赶场以下乃称磨刀溪,为下游。转北左纳关田沟,右纳竹家沟。北过白岩,左纳龙泉沟。于长滩镇左纳青石沟。长滩镇有1800多年历史,是万州区(县)最早的治所所在地。又折向东偏北流,过向家,入重庆云阳县境。东北流过黑石,左纳陈园沟;转东流至龙角镇,右纳泥溪河,河长50千米,流域面积353平方千米。又转北流过安东,折东至普安,右纳杨家溪。转北偏东过姚坪,再折西、西北,于新津口汇入长江

下游

磨刀溪中、下游大部河段,两岸多为坡地、梯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严重,雨季水流浑浊,含沙量较重。下游河道较为平缓,赶场至龙角镇河长约50千米,平均比降约2.8‰;门坎滩以下河道比降仅为2‰。在龙角镇设有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26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4.7立方米/秒(29年),水位变幅18.4米,实测最大流量6280立方米/秒(1982年)。因建三峡水库,该站2000年上迁至长滩,控制流域面积2034平方千米。

主要支流

磨刀溪有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千米的支流4条:左岸的支流官渡河;右岸的支流义水河、龙驹河、泥溪河。

泥溪河

泥溪河古名南集渠。境内前段叫四步河,后段叫磨刀溪河。该河发源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乡,河水在县南部走马区关上乡四合村入境后,由南向北东流,经中山、走马、谷雨、双流、赶场、长滩、沙滩等乡境,在向家乡处出境进入云阳县,汇入长江,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2163平方公里,沿途有支流98条汇入。该河宽25米,深一般0.8米、枯水0.2米、洪水7米,年总径流量26.94亿立方米。该河流域面积大,水源丰富,利于灌溉、发电,可利用的水资源发电量约14.158万千瓦小时,已建成大小水电站20座,机组31台,装机容量17490千瓦,其中长滩、双河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6400千瓦和1万千瓦。

龙驹河

龙驹河,发源于湖北利川市谋道乡,在县东南龙驹镇民义村处入境后,由南向北流,经龙驹,在赶场乡汇入泥溪河,全长26.8公里,落差800米,流域面积301.3平方公里,河床较陡,落差集中,利于梯级发电。

水文特征

磨刀溪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7.6亿立方米,水质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5.99兆瓦,技术可开发量203.99兆瓦,经济可开发量176兆瓦。磨刀溪洪水月河面宽近100米,枯水月河面宽约20米。最大流速5米/秒,最小流速0.1米/秒。最大流量6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含沙量1620克/公方(1978年记)。

地理特征

气候

磨刀溪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据万州气象站1955~1995年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2.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4.7摄氏度;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流域位于清江暴雨区西北缘,暴雨中心多出现在石板滩以上地区,最大日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994.5毫米。

地质地貌

磨刀溪处于巫山、七曜山强岩溶化峡谷中山区,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属万州区凹褶束,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系至三叠系。流域大地构造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出露岩层多为砂、泥岩互层和石灰岩,岩溶发育。域内多呈中低山地貌,南部最高峰大风堡海拔1934米。上游植被较好,中、下游河谷坡耕地较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严重。

自然资源

磨刀溪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燃气、煤、铁、石盐等,其中岩盐矿已探明储量达18亿吨。

生物多样性

磨刀溪流域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段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区,林产品以松、杉、柏为主,有国家一、二类濒危树种中国红豆杉黄杉水杉

自然灾害

磨刀溪主要为水、旱灾害,尤以旱灾严重。据史料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大旱,石砫县(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收获仅十分之一二”;万州区(今万州区)“饥民逃荒,涌进县城”;云阳县饥民“食树皮草根且尽,道殣相属”。1982年7月暴雨洪灾,流域受灾人口22.5万,因灾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2200余万元。

人类活动

经济发展

2004年,磨刀溪流域在重庆市境内人口67.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32.7亿元,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农业总产值13.0亿元。耕地3.5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27万吨。粮食作物主要有玉蜀黍属、稻谷、小麦和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桐油、茶叶、生漆、烟叶、油菜等,中药材有黄连党参天麻杜仲等。黄水镇是中国最大的黄连生产基地。重庆市境内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云阳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2011年,流域有人口86.66万,地区生产总值259.29亿元。工业以建材、电力、采矿、食品加工为主。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蚕桑等。此外,磨刀溪流域内土特产有石柱莼菜、利川山药等。

水利建设

水库

截至2006年底,磨刀溪流域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1座,河口以上33千米河段可通航。。其中,大滩口水库总库容6798万立方米,鱼背山水库总库容9224万立方米。水利工程总有效灌溉面积1.45万公顷。

水电站

磨刀溪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7.6万千瓦,干流规划分16级开发。其中,上游石柱段6级,利川段(以杨东河水库为龙头)3级;中、下游段(以大滩口水库为龙头)7级,电站装机容量共16.4万千瓦。。重庆市境内规划分13级开发,上游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段分6级:万胜坝、万胜坝二级、万胜坝三级、万胜坝四级、双河口、渡口;中下游万州段分7级:大滩口、鱼背山、双河、赶场、长滩、向家嘴、门坎滩。在大滩口修建具有年调节功能的龙头水库,有效库容2亿立方米以上。截至2006年底,流域内已建水电站36座,装机总容量129.4兆瓦;重庆市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5座,有效灌面3600多公顷。

鱼背山水电站

鱼背山水电站位于磨刀溪中游,地处万州区走马镇,为坝后式电站,是磨刀溪梯级开发规划的第八级。水库总库容9300万立方米,坝高72米,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389平方千米,为季调节中型水库,是近期磨刀溪中下游梯级开发的调节工程。电站装机容量2×0.85万千瓦,是一座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要求设计的全计算机监控的水电站。设计水头38米,设计引用流量54立方米每秒,年发电量7257万千瓦时。工程由成都勘测设计院设计,于1995年3月动工,1999年6月工程竣工,总投资4.08亿元。

双河水电站

双河水电站是磨刀溪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九级,为引水式电站,距万州区主城区55千米。装机容量2.7(2×0.55+2×0.8)万千瓦,年发电量1.38亿千瓦时。双河水电站水库大坝及取水枢纽,位于鱼背山电站下游约300米处。大坝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坝高16.6米,总库容129万立方米,在鱼背山电站建设前可对双河电站发电水量进行日调节。电站自取水口引水,沿磨刀溪右岸,经长169.5米明渠,分为两条长度分别为2305米、2235米的隧洞;二隧洞穿越龙台山,汇流后又经长213米明渠,至磨刀溪右岸支流双河沟畔建厂发电。1992年3月,其一期工程竣工,装机容量2×0.55万千瓦。1994年6月至1997年8月,又实施了电站二期工程,新增装机容量2×0.8万千瓦。电站设计水头94.3米,设计引用流量35.5立方米每秒。工程由万县市水电设计院设计,总投资5137万元。

赶场水电站

赶场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是磨刀溪梯级开发规划的第十级,位于万州区龙驹镇。电站取水口位于磨刀溪支流双河沟畔,与双河电站尾水相连。引水道总长11.98千米,其中隧道长11.9千米。压力前池总容积24.7万立方米。电站设计水头115米,引用流量37.8立方米每秒,装机容量3×1.25万千瓦,保证出力8050千瓦,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工程由万县市水电设计院设计,于1994年4月开工,1997年10月投产,总投资1.03亿元。

新长滩水电站

新长滩水电站坝址位于磨刀溪中游,万州区长滩镇上游,电站厂址位于长滩镇下游,处于向家嘴电站水库回水范围内。流域面积约1,957.2平方公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35.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1.24亿立方米;最大坝高25.7米,引水隧洞长6.8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354.5米,相应库容330万立方米。工程占地(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17.43亩。新长滩水电站为低坝长渠引水式电站,设计装机2×0.48万千瓦,机组设计水头46.8米,设计流量11.75立方米/秒。预计年平均发电量4222千瓦时,项目总投资14282万元。

交通运输

磨刀溪流域内318国道纵贯南北,有宜万铁路重庆—宜昌高速公路穿过。2015年11月24日,叙蔺高速公路磨刀溪特大桥全幅贯通。叙古高速磨刀溪特大桥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厂坝咀村和石柳岩村,横跨天然河流磨刀溪,上跨交通繁忙的省道S309、县道X014线。大桥设计为钢筋砼劲性骨架上承式拱桥,主跨280米,净跨266米,左线全长823米,右线全长711米。

环境问题与保护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磨刀溪流域万州段已配备了区级库长3名、河库警长4名、河检长1名,并创新开发河长制公益性岗位,配备了巡河员12名、河道管护员18名。同时,对磨刀溪流域万州段“一河一策”进行动态更新,在走马、龙驹镇、长滩、太安4镇分别编制了镇乡级河流的“一河一策”、建立了“一河一档”。2020年1至7月,磨刀溪流域各级河长已巡河巡库400余次,发出问题交办函2件,排查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问题3个,7个污水偷排、乱排、直排的“三排”问题已完成整改5个,磨刀溪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在Ⅱ—Ⅲ类,成效初显。

在生活污染治理方面,万州区对磨刀溪流域规范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率,现流域内运行污水处理厂已有12座,处理规模每天为7050立方米,配套管网88.66公里,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在日常垃圾清理方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置”,建立覆盖全流域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布设垃圾桶5800余个、垃圾箱90余个,配置垃圾收运车辆9辆,清理了漂浮物垃圾150余吨。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对70余家畜禽养殖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同时加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整改,积极推广“低架网床 EM菌 异位发酵”新技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同时,万州区还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初步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重庆市水功能区划》,磨刀溪干流重庆境内河段划分为6个一级水功能区,包括2个保护区、2个缓冲区(渝鄂缓冲区、鄂渝缓冲区)、1个保留区和1个开发利用区。2010年,干流云阳龙角镇以下至河口约43.7千米河段水质为Ⅲ类,其余河段水质均达Ⅱ类地表水标准。

风景名胜

磨刀溪域内有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水、龙泉、潭獐峡等风景名胜区,支流建南河下游罗田镇清代普济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潭獐峡风景区

潭獐峡风景区位于万州区东南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石灰岩构成的峡谷型风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为32100亩的,森林覆盖率达64.7%,峡中有48潭,每个水潭都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潭獐峡主峡长约21公里由将军峡、天王峡、桃园峡、地缝峡、海螺峡等五峡组成,主要支峡有24条,全长约70多公里,峡谷内最宽处约100米,最窄处仅1.5米。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的七曜山山原上,以黄水镇域范围为中心,北部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东、东南、南分别与本县枫木镇、中益乡,西、西北与黄水镇相邻林缘线为界。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达42平方公里,由一块独立的区域组成,包括油草河景区面积22.48平方公里,大风堡景区面积19.52平方公里。2008年,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重庆市自然景观类“巴渝新十二景”,命名为“黄水林海”。2017年12月20日,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入选第三批“中国森林氧吧”。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以壮丽的森林景观、险峰奇山景观为主体,是县城的绿色屏障、城市的后花园,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可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文化、科考和探险于一体的远郊休闲性森林公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包括大风堡原始森林油草河2大区域。

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产粘沉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万方数据.2025-08-13

磨刀溪.重庆市水利局.2025-08-13

【风物】蒋蓝:蜀地杉木不寻常.今日头条.2025-08-13

磨刀溪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2025-08-13

中国环境报|重庆推进跨省市、跨区县、跨乡镇“三级”横向生态补偿.重庆市财政局.2025-08-13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5-08-13

云阳县生态环境局关于云阳县长江入河排污口 (无需整治类)验收销号情况的公示 .云阳县生态环境局.2025-08-13

磨刀溪梯级水电开发对河岸植物群落的影响.万方数据.2025-08-18

水清岸洁满目风光——河长制让磨刀溪流域万州段华丽“转身” .三峡都市报.2025-08-13

推荐丨张者:凉城与热都.上游新闻.2025-08-18

【风物】蒋蓝:蜀地杉木不寻常.四川省情网.2025-08-18

磨刀溪流域万州段护岸主体工程预计年底全部完工.上游新闻.2025-08-13

叙古高速之磨刀溪大桥|国内首座采用超高强混凝土.搜狐网.2025-08-13

水清岸洁满目风光——河长制让磨刀溪流域万州段华丽“转身”.上游新闻.2025-08-13

游潭獐峡!.新浪看点.2025-08-13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重庆市人民政府.2025-08-13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秋冬最迷人.今日头条.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