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地处燕山山系七老图山脉东北麓,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7个旗、县(区),总面积305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喀喇沁旗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另辖3个乡级单位。截至2024年末,喀喇沁旗常住人口为25.70万人。旗人民政府驻锦山镇,邮政编码024400。
喀喇沁旗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辽宁省建平县,南接赤峰市宁城县,西界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北交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交通便利,叶赤铁路和G306国道以及S206线穿境而过。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在辖区内交汇。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立旗。2019年3月,被水利部评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喀喇沁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4年,喀喇沁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149.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3%。
2021年4月,喀喇沁旗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排名第45)。
历史沿革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距今6000——5000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距今4200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文物出土,考古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
进入夏朝以来,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奚,契丹,汉,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燕将秦开南沙打败东胡,构筑长城,沿线设置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魏晋后,鲜宇文姓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唐贞观年间,设饶东乐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辽朝,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帝吸收汉文化,拓展疆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金灭辽之战后,战争频仍,经济衰退,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血染青山的历史。元朝建立后,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
明天顺六年(1462年)博罗特领胡骑1万余东行,归兀良哈地方。从此出现了兀良哈三卫的喀喇沁部。
天聪二年(1629年),喀喇沁部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十四世孙苏布地,偕同族叔父色楞,举部降金。封占喀喇沁左、右派旗之地。天聪九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斯齐布被任命为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掌管建平、喀喇沁等地,色楞被任命为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掌管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一带地方。喀喇沁左、右2旗和吐默特左、中、右3旗统属内蒙古自治区卓索图盟领辖。
清朝(1644-1912)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3年一会盟,各杞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杞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杞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
辛亥革命(1912年)成功后,喀喇沁右旗杞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赞成共和,共建民国。
行政区划
喀喇沁旗辖9个乡镇(美林镇、王爷府镇、锦山镇、牛家营子镇、小牛群镇、西桥镇、乃林镇、十家满族乡,南台子乡),2个街道办(河南街道、河北街道),10个社区(欣欣社区、锦园社区、向阳社区、花山社区、龙泉社区、湖滨社区、广场社区、长安社区、振兴社区、和美社区),2个国营农场(乃林果树农场、马鞍山市羊场)和喀喇沁经济开发区、锦山工业园区。
地理环境
位置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辽、省区交汇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与辽宁省建平县相邻,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交界,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距赤峰38公里,北京380公里,沈阳500公里,锦州港280公里。全旗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
地形
喀喇沁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谷平原3种地貌类型。平均海拔在500—1890.9米之间。
水文
喀喇沁旗地处西辽河流域上游老哈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老哈河、锡伯河、半支箭河、西路嘎河、坤头河、马架子河、楼子店河和小牛群河8条,河网密度为1.5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为199万立方米。
气候
喀喇沁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秋季霜冻较早,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雨水较少。年均温3.5℃~7℃,年积温2000~3200℃,一月份均温-11℃~14℃,极端最低温度30.9℃(1971年1月21日),七月份均温为20℃~23℃,极端最高温度37.4℃(1972年7月17日)。无霜期110~150天,年日照2913.3小时,年均风速为每秒2.8米。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西南部林区偏多。极端降水量为(1962年7月25日)96毫米,全年降水量591.2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一、耕地66755.28公顷(100.13万亩)。其中,水浇地23658.77公顷(35.49万亩),占35.44%;旱地43096,51公顷(64.64万亩),占64.56%。
二、种植园用地3033.87公顷(4.55万亩)。其中,果园 3022.49公顷(4.53万亩),占99.56%,其他园地11.38公顷(0.02万亩) ,占0.44%。
三、林地182595.11公顷(273.89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08398.39公顷(162.6万亩),占59.37%;灌木林地42435.94公顷(63.65万亩),占23.24%;其他林地31760.78公顷(47.64万亩),占17.39%。
四、草地30074.81公顷(45.11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226.07公顷(0.34万亩),占0.75%;人工牧草地2.46公顷;其他草地29846.28公顷(44.77万亩),占99.25%。
五、湿地64.36公顷(0.1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138.7公顷(18.21万亩)。其中,建制镇用地894.36公顷(1.34万亩),占7.36%;村庄用地9358.18公顷(14.04万亩),占77.10%;采矿用地1680.40公顷(2.52万亩),占13.8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76公顷(0.31万亩),占1.7%。
七、交通运输用地3983.79公顷(5.98万亩)。其中,铁路用地111.04公顷(0.17万亩),占3.45%;公路用地1444.45公顷(2.17万亩),占32.13%;农村道路2158.48公顷(3.24万亩),占64.02%;机场用地269.82公顷(0.40万亩),占0.34%;。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30.16公顷(1.85万亩)。其中,河流水面943.03公顷(1.41万亩),占76.22%;水库水面17.87公顷(0.03万亩),占1.62%;坑塘水面78.86公顷(0.12万亩),占6.5%;沟渠107.41公顷(0.16万亩),占8.65%;水工建筑用地82.99公顷(0.12万亩),占6.5%。
矿产
喀喇沁旗的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锰等,非金属矿产有煤、萤石、沸石、碳酸钙、膨润土、高岭土、辉长岩、硅石、花岗石、珍珠岩、大理石、白云岩、水晶、玛瑙等约20多种。其中已探明煤炭储量600万吨,黄金储量6吨,萤石储量42万吨,石灰岩储量9220吨,珍珠岩储量310万吨,沸石储量大、质地好,是重要的出口矿产。
截至2011年,喀喇沁旗境内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金、铁、铅、锌、、煤炭、萤石、石灰石、膨润土、硅土、花岗岩、珍珠岩、大理石等43种。
部分矿产保有储量为:煤炭6000万吨,黄金12吨,萤石400万吨,珍珠岩3000万吨,特别是石灰岩储量达2.5亿吨,居华北和东北地区首位,而且品质极高,被称为“华北汉白玉”。
生物
喀喇沁旗西南部多林区,野生植物丰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全旗境内已发现维管植物95科371属803种;裸子植物3科5属5种;被子植物门83科353属777种。山珍野味有蕨苗、黄花、榛蘑、山杏仁、红松果、榛子、沙棘果。药用植物有麻黄、甘草、黄芪、北柴胡、黄芩、赤芍药、百合、苍术、远志等517种。
喀喇沁旗有各种啮齿野生动物26种,其中以松鼠、隐纹花松鼠最为典型。旗内有食肉动物很多,以狐和黄鼬等颁布较广。历史曾有过虎、豹、熊、狼等食肉目。食草类动物有鹿、狍、兔等,以狍、兔分布较广。鸟类以雉鸦为常见,雉科有环颈雉、石鸡、斑翅山鹑等,鸣禽中以百灵科的蒙古百灵较为典型。
人口民族
喀喇沁旗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建旗初人口仅为33000口人,5286户。
2002年末,共360608人。其中汉族209577人,蒙古族122282人,满族28302人。全旗农村人口324972人,城镇人口35636人。喀喇沁旗土地上生活着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锡伯、苗、瑶、侗、维吾尔、黎14个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赤峰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喀喇沁旗常住人口26279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喀喇沁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3亿元,同比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5.59亿元,增长39.4%;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9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5832元,增长17%。
2020年,喀喇沁旗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亿元,同比增长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91元和13494元,分别增长2.5%和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亿元。
2024年,喀喇沁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149.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380.2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394634.0万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727135.7万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例为17.0:29.2:53.8。
第一产业
喀喇沁旗农业开发较早,春秋战国时期,“戎菽”(大豆)、冬葱(羊角葱)就已在喀喇沁一带出现。
全旗耕地面积86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物良种化,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斤,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盛产天然蘑菇、蕨苗、黄花等各种山野菜2亿公斤以上。蔬菜、烤烟、中药材、山杏、山葡萄、食用菌、育肥牛、小尾寒羊基地已具一定规模。
2011年,喀喇沁旗粮食产量达到3.2亿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特色种植31万亩,实施玉米膜下滴灌6万亩,新增设施农业660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10个,新发展养殖大户1800户,6月末家畜存栏达到70万头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项,蒙野公司晋升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牛家营子村被农业部命名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30个,农牧业机械化率提高到55%,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截至2024年,喀喇沁旗有耕地面积68849.8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57431.2公顷,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152.5公顷,增长0.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278.7公顷,下降1.0%。2024年粮食总产量353147.8吨,增长3.6%,油料产量1011.9吨,增长1.0%;蔬菜产量351067.8吨,下降0.2%;水果产量10966.6吨,增长9.0%。
第二产业
2011年,喀喇沁旗实现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17.5%。赤峰云铜、远航水泥、东岳化工等企业产销两旺,铜材、建材、化工业产值达到1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4%。亚鼎铜业13万吨铜材深加工、东岳三期2万吨无水氟化氢扩建试车成功,维通生物3万吨有机肥、新新杰脱水选别车间建成投产,圣帮友联200万件制衣、欧马克节能等项目开工建设,草原水泥400万吨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完成。
2024年,喀喇沁旗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0%。从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电解铜产量450889吨,增长1.5%;硅酸盐水泥熟料产量1303484吨,下降18.7%;水泥产量1444798吨,下降25.0%;发电量18900万千瓦时,下降10.4%;硫酸(折100%)产量1745827吨,下降0.8%。喀喇沁旗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6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3万平方米,减少0.1%,竣工房屋面积11.7万平方米,减少56.0%,房屋建筑竣工率29.1%,实现建筑业产值82576.1万元,实现利润4299.4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和美建材城二期、商贸城、餐饮娱乐城一期主体完工。锦江国际四星级酒店及综合购物广场开工建设,牛家营子国储库30万吨仓容扩建项目一期主体完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96%。
2024年,喀喇沁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7525.4万元,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87704.2万元,按商品销售类值分,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8.9%,烟酒类增长5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9.8%,中西药品类下降1.4%,汽车类增长20.5%。邮电业务总量23901.8万元,增长1.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778万元,增长6.3%;邮政业务总量6123.8万元,下降9.9%。实现旅游总收入27.2亿元,接待旗内外旅游人数326万人次。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5163.4万元,下降2.1%;赔付支出累计8868.0万元,增长16.0%。截至2024年,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2270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222334万元。
社会
教育
喀喇沁旗2011年普通中学在校生25506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9885人,初中入学率99.01%,与2010年持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普通中学辍学率为1.32%,小学生辍学率为0.04%。全旗专任教师3862人。全旗学校占地面积190万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23万平方米。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1236台,图书44.6万册。
截至2024年,喀喇沁旗有职业高中1所,专任教师233人,招收学生1194人,在校学生3476人。普通高中2所,专任教师523人,招收高中学生1824人,在校学生5401人。普通初中8所,专任教师841人,招收学生3011人,在校学生8529人。小学27所,专任教师1343人,招收学生1964人,在校学生14115人。2024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幼儿4350人。
文化
截至2024年,喀喇沁旗拥有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缴费用户3.1万户。
卫生
截至2024年,喀喇沁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7个。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2个,村卫生室(所)245个,乡村医生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168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660张,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327张,社区服务中心(站)实有床位100张,妇幼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5张,门诊部实有床位16张。卫生技术人员共1482人。按医疗卫生机构分,医院615人,乡镇卫生院32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4人,妇幼卫生机构47人,门诊部10人,村卫生室(所)231人,乡村医生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7人;按人员类型分,执业(助理)医师740人(其中执业医师513人),注册护士446人,药师(士)111人,技师(士)108人(其中检验师60人),其他77人(其中见习医师14人)。
环境保护
2024年,喀喇沁旗锦山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160天,“良”163天;区域噪声平均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交通噪声监测平均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地下水达标率为100%,地表水达标率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喀喇沁旗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8131人,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30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2827人,城乡居民月人均领取养老金金额205.86元。失业保险参保17682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0644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32249人,城乡居民参保238395人。共有29138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城镇699人,农村28439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969人。各种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9个,床位10600张,收养427人。
旅游
1698年,康熙帝途经喀喇沁曾赋诗"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马马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描绘了喀喇沁美丽的山光美景。七老图山脉的茅荆坝构成与河北省的天然分界。马鞍山被誉为“塞外黄山”,已被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旺业甸森林风景区、元代的龙泉寺、清代的王爷府和福会寺、还有灵悦寺、上古溶洞地下迷宫,马鞍山水库,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2区、1府、3寺、1窟、2陵的全旗旅游业的网络,每年接待旗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
交通
喀喇沁旗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进京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赤峰玉龙机场坐落在喀旗境内,叶赤铁路和G306国道、S206线穿境而过,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在辖区内交汇。
喀喇沁旗境内有叶赤铁路贯通,有乃林站和平庄南站两火车站,位于乃林镇。
玉龙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玉龙村,省道206线左侧,距离赤峰市新城区(红山区)15公里。
获得荣誉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2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喀喇沁旗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12月,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4月,喀喇沁旗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3年10月26日,入选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5年1月,入选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名单。
代表人物
2022年喀喇沁旗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2024-08-03
走进喀喇沁-人口民族.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2024-08-03
喀喇沁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2025-09-05
喀喇沁旗第三次国土调查 主要数据公报.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2022-04-2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11-24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2021-11-2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命名2019年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县城、城镇)的通知.喀喇沁旗.2021-11-24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2-02-16
关于命名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5-06-17
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 双料“国字号”花落沁阳.新浪财经.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