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英文名: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该院拥有国家部委创新平台3个,北京市级创新平台19个。科研重点发展智慧城市、分析测试、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四个优势领域,强化科技智库和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布局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截至2025年8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有12个职能处室、13个科研机构、6个科研事业单位和科普场馆、10个直属企业。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截至2025年9月,党组书记为刘晖,党组副书记、院长为伍建民,在职人员2300人。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10月。1985年,国家自然博物馆划归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02年5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九家单位共同投资成立北京北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智库成立。2021年,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和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研究所成立。2024年10月2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举行建院40周年座谈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曾获2021年度北京号最具成长力奖、入选 “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AMI智库”名单。
历史沿革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10月。1985年,国家自然博物馆划归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同年,北京麋鹿苑博物馆成立。该中心是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科研科普公益单位。
2002年5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九家单位共同投资成立北京北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市科研院直属企业北京北科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9月,该公司投资建设了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现代制造技术产业园。2004年11月28日,北科现代制造技术产业园完工并投入使用。
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成功研发轨道减振的核心技术。2007年,经北京市科委组织协调,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与其他科研单位成立项目组,联合申请到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迈出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2008年,上述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顺利应用于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站180米的实验路段,并通过验收合格和交付使用,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2017年7月2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邯郸分院揭牌成立。邯郸分院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邯郸市政府共建,双方将以此为平台,在创新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公共科技服务、战略咨询公司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智库成立。2019年成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科基地,2020年、2021年,该基地连续获得“优秀研究基地”。
2020年12月1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参加京沈对口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2021年3月31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管理世界》杂志社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2021年9月,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成立。同年,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研究所成立。
2024年6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环卫集团在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北科院现代制造技术产业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2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土护降施工现场举行委托代建合同签约仪式。
2024年10月2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迎来建院40周年。
2025年8月12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属科研单位代表,派团队赴乌鲁木齐市参加由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活动”。
主要职责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
(一)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科技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二)建设新型科技智库,开展软科学和科技政策研究。
(三)组织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科普产品设计、科技成果宣传等科普工作。
(四)开展国际与区域科技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聚集培养、政产学研合作等工作。
(五)推进全院科技体制改革,统筹院属单位发展。
(六)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机构治理
管理团队
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9月,参考资料
机构设置
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9月
专门委员会
参考资料
在职员工
截至2025年9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职人员总数230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5.5%,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27.6%。
科学研究
科研布局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布局可以概况为“四二四”,即锚定智慧城市、分析测试、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四个个重点发展的优势领域;强化科技智库和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布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四个研发方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9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拥有国家部委创新平台3个,北京市级创新平台19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9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涌现出数据驱动的智能计算平台、高档精密数控电火花机床、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震动控制成套技术、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技术、天然产物分离制备关键技术、古生物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等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2023年的8年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课题)145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课题)720项,科研经费近7.4亿元。获得授权专利694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发表学术论文4834篇,SCI/SSCI/CPCI/EI收录1424篇。获得软件著作权444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8项。签订“四技”合同26714项,合同金额29.1亿元。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60部、行业标准100部。
科研获奖
2023年获奖
2022年获奖
参考资料
2021年获奖
参考资料
2020年获奖
参考资料
2019年获奖
参考资料
人才发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科萌芽、北科青年学者、北科学者、高水平创新团队等人才计划。
机构文化
宗旨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宗旨是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院方针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办院方针是面向首都高质量发展,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创新需求,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科技人才为第一资源,以科技服务为主要途径,以开放合作为重要保障,努力成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力量。
院徽
市科研院院徽主体由蓝色三角形,白色曲线和圆形组成,象征专业稳健的科研实力与对未来的发展畅想。
人文精神
北京市科学技术学院精神是守正出新知行合一。
建院纪念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院纪念日是10月20日。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截至2025年8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有京津研究院、京河研究院、北科院邯郸分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用联盟等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总值超过7亿元。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8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同世界上5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个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涵盖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多种类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起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培训中心。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国际合作伙伴有德国Fraunhofer-Gesellschaft、德国斯普林格·自然集团、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芝加哥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欧洲综合风险管理学会、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本日中经济协会、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在线创新中心。
所获荣誉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章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8-1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简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8-19
院概况.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8-19
科研布局.科研布局.2025-08-26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2025-08-26
九州一轨登陆科创板:20余年科研成果转化路.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2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打造“北科智库”助推北京建设高端智库.今日头条.2025-08-25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第三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北京市人民政府.2025-08-26
北科院举行建院40周年座谈会.北科院举行建院40周年座谈会.2025-08-26
喜报!北科院荣获2021年度“北京号最具成长力奖”.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科院入选 “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25)AMI智库”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简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简介.2025-08-26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邯郸分院成立.今日头条.2025-08-25
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五年发展回眸.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2
北科院参加京沈对口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科院与《管理世界》杂志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科院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科院与首开集团签署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项目委托代建合同.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北科院积极参与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活动.微信公众平台.2025-08-19
创新成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8-19
创新成果.创新成果.2025-08-26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2025-08-26
创新成果.创新成果.2025-08-26
北科院城安所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郑欣副院长带队赴同仁堂集团推进产研合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承担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科研合作项目通过验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我校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朝阳环境集团共建 “城市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平台签约仪式举行.北京建筑大学新闻网.2025-09-03
北科院成为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联合共建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组织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员培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2025-09-03
永定河畔麋鹿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我校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2025-09-03
区政府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澎湃新闻.2025-09-03
北科院与金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签约座谈.北科院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签约座谈.2025-09-03
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与北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赴河北联通调研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资环所与金隅红树林公司联合成立危险废物低碳处理处置技术创新中心.北科院资环所与金隅红树林公司联合成立危险废物低碳处理处置技术创新中心.2025-09-03
北科院与市民政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北科院与招商检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科院与招商检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9-03
合作伙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09-03
喜报!北科院被中国科协评为“科创中国”2021年度优秀科技服务团.喜报!北科院被中国科协评为“科创中国”2021年度优秀科技服务团.2025-08-26
2022年北科研究基地再获“三优”荣誉称号.2022年北科研究基地再获“三优”荣誉称号.2025-08-26
北科院天文馆青年集体荣获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北科院天文馆青年集体荣获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5-08-26